狗狗贫血能治愈吗?
可以的,不过要先检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内红细胞数量的减少或质量下降导致的。如果红细胞的数目低于正常值的下限,称为贫血(anemia)。成年雌性兔的红细胞数约为300万/mm^3;成年雄性兔的红细胞数为450万/mm^3。成年小鼠的红细胞数为600万/mm^3。当血液中红细胞数低于这些数值的1/2时,就可以认为是贫血了。
导致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由病理因素导致的贫血称为病理性贫血(pathologic anemia);而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喂养方式不当、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贫血则是属于生理性贫血。
对于病理性贫血,需要明确病因后,才能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常见的引起病理性贫血的疾病包括: 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参见文章《宠物缺维生素B12会怎样?怎么补充?》)、急性腹泻(参见文章《幼犬患急性肠炎怎么办?》)、慢性肾脏疾病、胰腺炎(参见文章《猫胰腺炎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肿瘤疾病等等。
对于遗传代谢病比如佝偻病引起的贫血,则需要给患病动物补充钙质以及维生素D,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食物中钙和磷的含量并保证氨基酸的充足。 对于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贫血,则需针对寄生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给动物注射阿维菌素等抗寄生虫药物。在驱虫期间,应注意观察动物的粪便,如果出现虫子,应及时再次驱虫。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情况是难以找到确切原因的贫血,我们称之为未知原因型贫血。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之外,采用支持疗法以促进骨髓造血,补充血液中的成分。常用的补铁药含有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等,有助于恢复血色素合成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改善贫血的作用。还可以服用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E的食物,帮助血红蛋白合成或改善其代谢功能。
如果是肠道疾病造成的营养吸收不良,则可以口服胰酶制剂、蛋白酶、淀粉酶等帮助消化,配合使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理,宠物的贫血依然没有改善,就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由于肿瘤、血液病等严重的内科疾病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