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热带鱼好看?
热带鱼是一群色彩斑斓的水生生物,与性情凶猛、体大威严的海洋鱼类相比,他们显得娇小温顺、玲珑可爱。热带鱼大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因此一般指淡水观赏鱼。我们常见的金鱼也属于热带鱼。但是因为金鱼起源和进化于温带,生长发育的理想水温在20℃左右,因此通常所说的热带鱼是不包含金鱼在内的。热带鱼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水域,主要产地有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和中非地区。其中以南美洲的热带鱼品种最多,有2000种以上;东南亚地区约有600种;中非地区也有300余种。
人们经常把锦鲤与热带鱼相提并论。其实锦鲤不属于热带鱼,它与金鱼一样是凉水鱼。它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在15℃~25℃,在低于15℃或高于25℃的水温中生长缓慢。锦鲤原产北亚地区,与金鱼一样,是从鲤鱼变异而来。经过1000多年的精心驯养和人工选育而成。锦鲤体长约为40厘米左右,比金鱼大而长,色彩更为华丽丰富,是“活的艺术品”。
世界上第一本有关热带鱼的著作“热 带鱼类”于1899年出版。随后1918年巴黎水族馆首次公开展示热带鱼。“热带鱼”作为特定术语始于1930—1940年,随着欧洲首批专门饲养热带鱼的水族馆相继落成。在上世纪20、30年代期间,欧洲人就已经开始发展热带鱼的饲养。在20世纪50年代,这项活动传播至亚洲,并在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特别流行。到了90年代,中国大陆也开始有少量人饲养热带鱼。发展到21世纪初,饲养热带鱼的风气已经在大陆普遍盛行。
作为大自然中色彩最绚烂的一群,热带鱼鲜艳的色彩无疑是吸引众多养殖者和观赏者关注的焦点。这些美丽的热带鱼大部分来自幽暗的水底,为什么热带鱼具有如此艳丽的色彩?这要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解释。鱼体色彩是鱼类信息交流和适应环境的一种手段,不同的色彩在水中有不同的反应,在一定的河段下,色彩艳丽或者鲜艳的鱼更容易被其他同类看到,更容易使自己在水中具有识别度和辨识度。所以对于这一部分鱼种来说,体色鲜丽有利于个体之间的互相识别、归群、觅食和繁殖,进而被自然选择所选择和强化,逐渐成为此部分鱼种的竞争优势而得以延续。例如南美洲亚马逊河源头,支流河段水流湍急,底色明亮,光线充足,生活在这里的鱼类体色比较明亮鲜艳,斑纹线条明显。而流经沼泽和低地平原的下游河段,水流平缓,水色混浊而幽暗,光线昏暗,这里生活的鱼类体色晦暗,斑纹线条少而且不明显。这些鱼如果双方调换场所,都会由于体色与环境色彩反差不明显而容易被敌害吃掉。因此色彩艳丽是这部分生活在水底幽暗的天然场所的热带鱼长期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