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又叫什么名字?

骆溢骆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许多地方,如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犬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字。如狗、犬、吠(粤)、旺旺、犬公、犬仔、狗蛋、犬儿等。那么为何一个东西会有这么多名称呢?说狗的时候,广东人要分性别,公的叫只吠(粤语发音),母的叫只吠乸(也是粤语发音);有的地方还分大小,大的叫吠狗,小的叫犬仔。

其实,之所以会出这么多的名称,和我国汉语语音的演变规律有关。人们常读到一些关于汉语的古音,所谓的古音,现在还在说嘛?还真的有地方在说!汉语普通话是在北京一带的方言发展演变而来,而中国的方言,由于地域、人文等差异而保有其独立发音和发展体系。例如广州人管“汤圆”不说成“汤圆”,而说成“圆仔”,就是因为古代的“汤”发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不同。

同样,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狗”这个字,人们管狗叫“犬”,“犬”字的甲骨文也就是个象形字。而“犬”的古音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所保留,粤语发音读qye5,也就是普通话“气”的发音加拼音中“e”的音,而这个音的读法类似于犬吠的声音。所以,“吠”字也表示犬,所以一些地方管公狗叫只吠、大吠。

而“犬”字则在有的地方管小狗叫犬仔(音同仔鸡)。至于犬公、犬儿、犬儿郎等名称,其实就是公犬、小狗、狗崽子的意思。

实际上,和普通话相比,汉语方言更加容易看到古代汉语的影子。同样一个字,由于方言的发音,能很容易知道其造字之初的本义,例如福州方言中的“乞乞”——乞丐,就是依据其“活受罪”的本意而来。

至于狗字,是在“犬”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在古代,人们称奴仆为“狗”,例如管打狗棒叫“打神”。因为古代称“犬”字时发音近吠叫,所以用一个“勾”字来表示“狗”的本字,而“狗”字逐渐成为通用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